登入

Blog

Latest News
全包容式地溫柔傾聽 – 心理諮商師 Dr. Vivian

全包容式地溫柔傾聽 – 心理諮商師 Dr. Vivian

跟心理諮詢師Dr. Vivian的訪談給了我一個很棒的經驗,這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「全包容式地傾聽」,以及被理解的溫暖,就像她帶給人的感覺一樣,溫和卻又不失堅定的力量!雖然這次訪談並不是一個諮詢,但在一個多小時的談話裡,就足以帶給我心靈療癒的感受,而我也真正認識到,安靜且專注地傾聽也是非常具有力量的!那是一種極富同理心的理解,以及無條件地接受傾倒,如果要用意象的方式去形容,那就是被欺負的小孩哭著跑回家,媽媽輕輕地撫摸你的頭,溫柔地說沒事了的概念吧。

 

以下訪談開始。

 

當初是如何來到英國從事心理諮詢的職業呢?

我一直對心理學很有興趣,當時來英國唸的是語言心理學。當初我的教授專長在社工與心理,是他帶領我進入心理諮詢的世界。還有另一個因緣是我的母親在20年前曾得乳癌。母親是個樂善好施,待人慷慨的女強人,突然得到癌症自己嚇了一跳,她認為自己是因為好事做得不夠多才得病,同時也不希望讓鄰居知道,所以選擇將自己封閉起來。

 

那時的我正在英國唸書,一知道母親的消息之後我火速飛回台灣陪伴她。那時母親心理也出了狀況,我陪了她參與了關於癌症心理諮詢的團聊,那一次的經歷算是我第一次正式參與心理諮詢,也讓我對這個領域有更多的了解。後來母親來英國拜訪我時,我的教授有跟母親做了一節諮詢,我則在旁擔任翻譯。那時母親心裡有一個結在台灣諮詢時始終無法解開,身為第三者的我看到教授一步一步地引導母親,最後這個結竟然在教授的帶領下解開了!這讓我非常驚訝,也很感謝,讓我更堅定要走心理諮詢這條路,幫助更多需要的人。

 

 

說到在異地求學與家人健康的問題,在異地的我們如何去調整追逐夢想與照顧家人之間的平衡呢?

這是個所有在異鄉人都會碰到的問題,我自己也是。如果只是二選一的選項,怎麼選都是委屈。選擇夢想,就是委屈了家人;而選擇家人,就是委屈自己的夢想。如果只是這樣想的話,糾結久了心裡會很猶豫,也會產生來自家人以及自產的罪惡感。但在第一與第二選項外其實還存在著第三個或第四個選項,也就是想辦法搭建橋樑去連結第一與第二個選項,不再是把兩個選項完全分隔開來。就像邀請家人來歐洲造訪或者時常用視訊與電話聯繫等,讓遠在天邊的家人也有機會參與你的生活。當橋樑搭建起來後,雙方會互相認同與理解,即使那種糾結感還是會在,但你會漸漸察覺到別人放在我們身上的罪惡感會減輕很多。

 

 

我想多數人對於心理諮詢的刻板印象是覺得心理有問題的人才需要。你認為什麼樣的人需要心理諮詢,以及如何在心理狀況惡化前防患未然呢?

其實不是心理有問題的人才需要諮詢,一般看似健康的人也會由心理諮詢得益。就以伴侶關係來說,即使雙方在關係中非常親密,還是會有力量不平衡與溝通妥協的情況,所以需要一個特別的地方來平衡自己的心理狀態。這與擁有自己獨處的時間不一樣,因為獨處時你面對的還是只有自己,但在心裡諮詢室裡可以跟另一個活生生的人相處,透過諮詢師包容式地傾聽,可以使人獲得彈性地恢復。

 

然而到什麼樣的程度才知道自己撐不下去呢?通常頻繁且無來由的心跳加速就是一個徵兆。心律不整可能是因為緊張,但當沒有特別原因就開始心跳加速,就像在客廳看電視,沒來由就心律不整,這時候就需要找個專業的人來找出根源。很有可能背後有個深層原因,而這個原因可能是幾個月、半年或者更久之前形成的。

 

除此之外經歷情緒的高低潮是正常的,然而一旦低潮期拉長,對於事物的慾望變少了,那可能就有一些問題。就像打噴嚏一樣,如果一開始沒有關心處理,很容易就演變成重感冒。而如果在打噴嚏時就開始注意保暖,那就容易避免感冒。心理諮詢也是一樣,及早認清發現處理,就可以很容易解決問題。

 

 

在提供心理諮詢的過程中,有遇過什麼印象深刻的案子呢?

有一個案例是一個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十歲小女孩,她非常聰明但不擅長表達情感,女孩媽媽也提到女孩似乎對於性向有點模糊,但在我們諮詢的六節課裡,小女孩卻從未將性向方面的話題帶入心理諮詢室。後來從諮詢六節畢業之後,媽媽寫了信告訴我,女孩回到家後突然深深地擁抱了她許久。這親密舉動讓媽媽淚流不止,因為小女孩已經好幾年沒有這樣抱過她,表達她對媽媽的情感。

 

另一個案例是一個擁有雙重人格的青年。一開始我接到這個轉診案例時,感受到暴力與黑暗,但並不清楚有不同人格的存在。有一次我發現男孩說話的方式以及詞語跟平常不太一樣,但我當下按耐住,繼續很自然的諮詢;在下一次諮詢的時候,哥哥這個主人格告訴我「妹妹」在諮詢後很快樂,至此我才確定「妹妹」這個次人格的存在。我們總共做了20節課的諮詢,最後青年告訴我他們找到了存在這個世界的力量,也跟妹妹這個人格融合得更好,他們兩個已經準備好面對這個世界了。

 

 

在疫情肆虐下,很多人的身心靈都出了一些問題,你會怎麼建議大家做心理調適呢?

因為外在環境一直在變,病毒造成的死亡人數持續升高,這些都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的,我們能做的就是管理好自己。每天利用時間去面對大自然,裸腳在草地上接觸土地,即使只是三分鐘,也要讓自己跟大地深呼吸做連結。除此之外,也要限制接收外在資訊的時間,因為我們很容易對負面訊息上癮,常常不知覺已經上癮了。限制看新聞的時間,例如不需要中午與晚上都看新聞,把時間騰出來去做其他事情。

 

 

很多華人太太因為異國婚姻來到歐洲,多少在文化與婚姻適應上與另一半產生摩擦,你有諮詢過類似的案子嗎?你可以給華人太太什麼樣的建議呢?

因為成長背景不一樣,文化差距一定存在,即使同樣文化背景的我們都會有摩擦了!最重要的還是溝通,雖然認知可能天南地北,但讓對方知道我們文化以及價值,告訴對方為什麼我們會這樣做,也讓對方有空間去述說,讓雙方能夠找到緩衝點。

 

我們都知道溝通很重要,但溝通也很花精力與時間,究竟溝通有沒有其極限呢?

有的。當一個人已經沮喪、累了,由於一直沒有辦法到達終點,只是不斷地在循環,雖然溝通可以讓彼此更了解,且不一定都要有個決定,但當有一方已經覺得不可能達到終點了,那溝通就不會有效果。

 

我們在做兩性諮詢的時候會去了解為什麼有一方已經決定把門關上。如果一方關上了門,最好的辦法就是另一半持續給予關心,但給予適當的距離,讓對方知道我一直在另一邊等你。等到另一方心裡比較平靜舒坦了,雙方再談一談。

 

溝通需要兩扇門都是開啟的狀態,如果只是一方開啟一方關閉,這時候只能耐心等待給予空間,而不是持續地去敲門重點是要讓對方知道有人在等,給予對方時間與空間,但不要讓對方認為你不理睬。

 

心理諮商師是否也有情緒出問題需要被諮商的時候呢?這種時候該如何解決?

心理諮詢師都會有個監督者(supervisor),因為在諮詢時需要給客戶全部的自己,如果諮詢師心理出現不平衡了,一個互動不小心 一句話語不謹慎 都會對客戶造成危險的傷害,因為他們的心理狀況是非常脆弱敏感的。一般諮詢師都需要定期接受監督,監督者的角色就像是在保養車子,讓車子(你)可以開得更順更久。

 

心理醫師與心理諮詢師的不同?

心理醫生是醫科,主要專長與服務內容是心理病的診斷與開藥;而心理諮詢師是心理科,專長與服務內容是傾聽與療癒心靈。

 

連結

職人檔案:心理諮詢療癒師 (BACP認證)

FB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rVivianArtofLiving

IG: 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vivianthesugarscholar/

網站:https://www.artof-living.org/

相關文章

發佈留言